瀏覽人次: 22588

求學紀事

求學紀事
 
李 前總統 登輝博士小檔案
職位
中華民國前總統
順序
第7任繼任、8—9任中華民國總統
任職時段
1988年1月13日——2000年5月19日
前任
後任
出生時間
出生地點
臺北縣三芝鄉
夫人:
任職時政黨職務:
中國國民黨黨主席
 
 
李登輝羅馬拼音:Lee Teng-hui‎,1923年1月15日--),皇民化運動期間曾改名為岩里政男,祖籍福建永定縣,曾任中華民國總統(1989年--2000年)。他是中華民國自1947年行憲以來,首位由公民直選選出的總統。
早年求學歷程
 
李登輝於1923年1月15日在台灣北部當時的臺北州淡水郡三芝庄(今臺北縣三芝鄉)埔坪村的「源興居」出生。李登輝為次子;上有年長他兩歲的哥哥李登欽(岩里武則),在日治時期被調至菲律賓,並在當地戰死;此外,他還有一個弟弟叫李炳男,從事貿易工作 (若林正丈 1998,42;林衡哲 2001,436)。
 
李登輝生長在一個小康之家,有機會接受完整的教育。因為父親李金龍任職警察,職務調動頻繁,因此李登輝也跟隨父親不斷地搬家和轉學。從六歲到十二歲之間,他唸過四所學校,先後在汐止公學校、南港公學校、三芝公學校、以及淡水公學校就讀過(李登輝 1999,316-7)。李登輝於淡水公學校畢業以後,先在私立臺北國民中學(今臺北市立大同高中)就讀一年,然後在1938年轉學至淡水中學二年級就讀(李登輝 1999,317;藍博洲 2000,118)。特別離家住宿學習獨立,每天清晨起來勞動服務 、鍛鍊心志,劍道是李登輝在淡水中學校最熱衷的課外活動,淡水中學為五年制,
1941年,李登輝四年級的時候就跳級考上台北高等學校文科甲組,38個學生中 僅有5個台籍學生是日據時代少數得以接受高等教育的菁英,李登輝在淡水中學幾乎各科成績都是排名第一。
 
在李登輝考上臺北高等學校的前一年,日本殖民當局所推行的「皇民化運動」開始正式推展所謂的「改姓名運動」。李登輝在該運動中更名為「岩里政男」(藍博洲 2001,123)。他曾表示,他在22歲前(即日本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投降前)是日本人。
大學時代
 
1943年9月,李登輝畢業於臺北高等學校,同年10月,他進入日本京都帝國大學農學部農業經濟學系就讀。三年後,他於1946年返國,轉學進入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就讀,並於1949年畢業。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時候,他是臺大二年級的學生。
 
李登輝選擇農業經濟系就讀的理由,根據他自己的說法,一方面,他在小時後看到佃農們的辛苦,想為他們打抱不平。另一方面,他則是在思想上受到高等學校歷史老師 鹽見熏的影響,讀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,談中國的歷史,使他深受影響。為了想把農業與馬克思經濟學相結合,於是選擇農業經濟作為他人生的研究目標(李登輝 1999,44-5)。
 
然而,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得正火熱,校內幾乎沒留下什麼日本學生,文科系的學生,也都幾乎全被徵去當兵。這個時期的李登輝,一方面為日益短缺的食物問題發愁,一邊只能自己學習「農業簿記」,或研讀河上肇或馬克思等社會主義相關書籍(若林正丈 1998,51)。李登輝自己這樣表示:「大學時期,我遍讀馬克思及恩格斯的著作,對馬克思的主要著作《資本論》也曾深加鑽研,反覆讀過好幾遍。」(李登輝 1999,45)
 
1949年,李登輝從臺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畢業,並留在學校農學院當助教
,這時他是26歲。畢業不久,他與淡水地主之女,兩家是祖父輩是世交的 曾文惠相親結婚,她畢業於當時的臺北女子高等學校臺北第三高女(今中山女高),為一基督徒(林衡哲 2001,447)。
留學美國
 
李登輝在基礎教養階段深受日本教育的影響,學術上則以在美國所受的高等教育為最高成就。美國文化及基督教信仰,對於其思想亦有相當程度之影響。1950年,他生下長子李憲文,兩年後,他獲得中美基金獎學金,首次赴美,到愛荷華州立大學(Iowa State University)研究農業經濟。1953拿到碩士學位,年自美返回台灣,在台大徐慶鐘老師引薦下,擔任台灣省農林廳技士及經濟分析股股長,同時也在台灣大學擔任兼任講師的工作 (林衡哲 2001,447)。
 
之後,他又陸續轉到「合作金庫」以及「中國農業復興聯合委員會」(簡稱「農復會」)就職,擔任研究性質的工作。由於農復會有美國財政支援,待遇相對優渥,李登輝因此在那裡一待就是12年 (林衡哲 2001,448)。
 
1965年,李登輝獲得美國洛克菲勒農業經濟協會以及康乃爾大學聯合獎學金,前往康乃爾大學(Cornell University)攻讀農業經濟博士。1968年,李登輝取得農業經濟學的博士學位。他的論文「Intersectional Capital Flow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, 1895-1960」,證明政府投資一般性支出
與灌溉等方面對農業發展的重要性,在當時那是一項重要的訊息政府對公共建設投資的價值,直到後來才被確認獲美國農業經濟學會全美傑出論文獎,同時也在1971年由康大出版社(Cornell University Press)出版。李登輝在1968年一提出論文以後,立刻返國,回國後被聘為台灣大學教授兼農復會技正。
進入政壇之重大農業政策
1981年,李登輝被任命為台灣省主席。在省主席任內,他提倡「八萬農業大軍」,並培養「核心農家」,同時處理二重疏洪道的糾紛。他在省主席期間「引進區域發展觀念,促進農業改革及城鄉的平衡發展,同時運用他的農業專業知識,推進稻田轉作,改進農產品運銷」(林衡哲 2001,453)。
重要相關農業經濟專書

 Lee, Teng-hui, 1968. Intersectoral Capital Flow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, 1895-1960. Ph.D. dissertation, Cornell University, USA.
Lee, Teng-hui, 1971. Intersectional Capital Flows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wan, 1895-1960. Ithaca, N.Y.: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.
李登輝,1980,台灣農業發展的經濟分析。臺北:聯經。
相關記錄影片
 
王瓊文製作,林樂群導演,2006,《李登輝》。臺北: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。台灣時間2006年8月7、8、9日21:00~22:00首播。本片共分三集:
第一集:農業專家(1923—1990)
第二集:民主先生(1990—1996)
第三集:台獨領袖(1996—迄今)
 
資料來源出處:
1.維基百科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7%BB%B4%E5%9F%BA%E7%99%BE%E7%A7%91
2. 王瓊文製作,林樂群導演,2006,《李登輝:第一集--農業專家》。臺北: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。